河南商报记者杨桂芳
见习记者潘其恒
上周末,西安一女子“坐在奔驰发动机盖上哭”事件刷屏网络后,不但奔驰遭遇网友集体吐槽和戏谑,该女子提出的八条意见更是受到网友点赞。而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饱受诟病的汽车销售环节灰色产业链也进入了人们关注的范围。
河南商报记者近日收到多名车主的投诉,除了昨日已经报道的“私收金融服务费”外,还有强制购买保险、诱导顾客高价购买汽车装饰产品等多种行为。
故事1
分期购车必须买店险,店险比外面贵上不少
郑州的唐先生去年11月计划买一辆不到10万元的轿车,他在看车时发现,一家4S店要求分期的话商业保险必须在店里购买,也就是常说的店险,不能在外面购买。
“说是分期三年,要买三年的店险。”唐先生说,自己偷拍了一下当时的费用单,费用单商业保险一栏显示有“5900×3-1900”的字样。
另外,费用单还显示分期购车还有盗抢险2180元、贷后管理费500元、上牌代办费925元、抵押费200元、手续费3000元、工时费500元等费用。
最后他通过朋友走其他渠道,才算只缴纳第一年店险,随后的两年均可以在外面购买保险。
不仅仅是唐先生遭遇到了这种情况。市民陈先生是直到后来在外面买保险时才知道自己当初在店里买的保险有“多贵”。
他向河南商报记者吐槽说,自己在2017年年底时通过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一辆天籁,当时该公司工作人员说要交一年保险,共计8000多元钱,陈先生没有多想就缴纳了。
“我去年在外面给车辆买保险,发现保险公司给了很低的折扣,加上对方做活动,结果才花费了两千七百多块钱。”陈先生说,比店里缴纳的保险费用便宜了一半还多。
故事2
商家送的“福利”,却让顾客感觉“被套路”
除了保险,汽车4S店推出的各种“福利”活动也成了车主们的吐槽对象。
近日,郑州的王先生向河南商报记者反映了一件买车过程中的“烦心事”,称自己在郑州某名车4S店买车时感觉“被套路”了。
“刚开始挺不错,销售顾问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店内各种汽车的性能及优点,还根据我的预算条件出具了几种比较适合的贷款方式。”王先生说。但是后来的情况却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在确定心仪的车型后,销售人员给王先生推荐了一个套餐价:价值45万元,外送价值1.3万元的精品装饰,也就是“大礼包”。考虑到装饰价格偏贵,王先生寻思,如果不要装饰的话,车价可以在45万元的基础上优惠1.3万元,但最后王先生被告知:即使不要装饰,价格依然是45万元,也就是裸车价。
“凭什么你送我那1.3万元我必须要,不要还是那价格啊?”王先生吐槽说,感觉自己“被套路”了。
虽然销售人员一再告诉王先生这是店内的优惠活动,而且“大礼包”真的很超值,可王先生依然感到不爽。
“我当时有点被骗的感觉,总觉得裸车价应该事先被故意调高了。”王先生说,可要不要那个“大礼包”裸车都是45万元,自己最后只得硬着头皮把车买了下来。
探访
顾客不买店险,汽车售价不一样
河南商报记者4月16日走访多家4S店获悉,一些4S店卖车时还有车辆上牌费、出库费、车辆检测费等多种费用,有的不交就涨价,有的在不同区域买车花费的杂费还不一样。
就在当日下午,河南商报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郑州西三环一家汽车4S店时,对方销售人员表示,保险是可以在外面购买的,裸车价格却可能和买店险所给出的价格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他表示裸车价格可能会高,但具体高多少不方便透露。
“店内对汽车保险不要求强制购买,例如一款车价14万元多的汽车,车险7000多元,首付40%才能享受免息贷款,如果顾客在店内购买车险,车险需和首付一块支付。”他说。
为何不买店险就提价?该行业一位资深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目前一些大型的汽车网站往往把车价标得很低,导致整个行业的价格十分透明。汽车4S店通过裸车价格很难赚钱,只得通过“后服务市场”提升利润。
以店险需要支付一万块钱的汽车为例,如果在市面购买车险,因为保险公司经常给折扣,优惠下来保险费用5000元到6000元就可以搞定。对于汽车4S店来说,就变相有了四五千元的利润,这笔费用就会成为4S店盈利的一部分,汽车销售人员以此提成。
“很多4S店这样操作,即使你不买店险,它也要把这个费用赚出来,这就是裸车看‘险’涨价的原因。”他说。
他还举例说,对于同一款车,有的4S店报价优惠2.2万元,有的4S店报价优惠2.5万元,顾客往往会被优惠力度大的那个吸引,但累计费用极有可能并不“优惠”。
声音
市场监管局:严禁无理由增加消费者负担,交易行为须遵从双方意愿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专业分局一工作人员表示,之前也一直有群众反馈过捆绑车险和装饰的问题,对于车险来说,任何公司或者4S店都无权强制消费者购买本店保险,除非双方意见和需求达成一致。在双方约定好的情况下,后期经销商任何条款的增加都属于违规行为。
省消费者协会:如果违反相关条例,相关部门可给予警告或处3万元以下罚款
省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供应商、经销商不得限定消费者户籍所在地,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服务、召回等由供应商承担费用时使用的配件和服务除外。
该条例里边就有明确的规定,4S店是不能强制限定消费者购买保险的,违反该条例的话,就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处3万元以下罚款。
律师:一切交易的达成必须建立在协商、公开透明的基础上
针对捆绑车险和装饰的问题,河南商报记者咨询了河南予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李律师表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对于车险和装饰的购买,消费者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权,任何形式的强买强卖都不被允许。商品买卖讲究的是你情我愿,一切有偿消费行为的发生必须出示相关的书面说明,在消费者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否则就属于违规行为。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